第(2/3)页 此刻,姜尘也是有感而发,叹息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张角怔怔地抬头看向他,姜尘所吟诵的四句诗,完美映照了他在历史长城中看到的一幕幕。 然而,紧接着便见到姜尘面露嘲讽道:“你知道这诗是谁写的吗?” 张角默默摇头。 “一个靠着杀黄巾反贼获得政治资源的枭雄,在屠完徐州之后有感而发的诗!” 姜尘手一挥,历史长城出现了他口中的一幕。 三国志本纪美 化记述:拔五城,所过多所残戮;他人传中: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后汉书中则更为露骨: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然而这些,对比后来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姜尘,此刻就是在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击溃张角的心理防线,让他产生一种黄巾起义,就是拉开乱世的帷幕的错觉! 他,是一切祸乱的根源! 而张角此刻的眼神,也从原本的冷漠,化为了一片茫然。 别说是他了,就连一旁的姬博、魏舒在看到那血腥残暴的一幕幕后,都感觉浑身发寒,四肢绵软。 而这,还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像看一场电影一样地观看,倘若你身处那个时代,才知道什么叫做地狱般的世界! 就在姜尘以为能拿捏对方时,却见张角发出一抹嘲讽的笑容。 “你跟我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让我承认自己的失败,然后呢?” “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 “天下大乱,非我所愿,实乃为政者之无能!” “我张角立足天地间,所行诸事,问心无愧!” “而你,不过是想借此告诉我,我是错的,而你,是对的,不就是想让我因此而臣服于你吗?” “可你,和那些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 区别正是,姜尘不属于这个时代,也不生活在那些易子而食,千里荒芜的动荡时期。 他生长在红旗下,是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来,真正意义上能称之为大同社会的美好时代! 你不读历史,不知历史之残酷,你读了历史,才知道光是能吃饱穿暖,已经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日子! 面对着张角的责问,姜尘侧过身淡淡道:“入世之人,寻本无心,天道运而无积,则万物成,帝道运而无积,则天下归,圣道运而无积,故海内服,倘若贼子当道,再无大同,那才是真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