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彻步步踏上高台,向下望去。 看到穿王袍的李彻,百姓们眼前一亮,更加兴奋了。 片刻功夫,高台下已经是人山人海,无数百姓伸出双手向李彻挥舞示意。 有父亲将孩子高高抱起,让孩子能看清李彻的身影。 负责场内安保的杨璇握紧腰间的长剑,面色凝重而严肃,如葱段般的手指攒得发白。 在场的百姓至少有上万人,而场内负责安保的护国军只有五百人。 若是百姓有歹意,瞬间就能把士兵们淹没,将高台攻占下来。 然而,杨璇担心的事情注定不可能发生。 台下的百姓只是围在高台之下,高声呼喊着‘殿下’,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充斥四周,几乎实质化的热情像是要把高台淹没。 李彻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耐心地看着百姓们,没有开口催促。 等到百姓们自行安静下来,他才开口说道: “一个月前,本王到了这座城,向你们承诺过。 我宁古郡国之子民,当有饭可吃,有屋可住,有田可种。 如今,前两条承诺,本王勉强做到了,虽然做的还不够好,但本王和麾下的臣子们还在努力。 今日,我来向你们兑现第三条承诺。” 李彻看向高台之外,那横亘千里的关外沃土,豪迈地挥手道: “本王不是神仙,无法凭空赐予你们田地,所以,只能借你们的双手去创造! 你们的身后,现在是一片荒地,今日之后便是万亩良田! 本王向你们承诺,你们能开荒多少田地,就能获得多少亩良田。 三年之内,税收全免! 三年之后,除了朝廷规定的税收外,不得加收任何杂税,不得提前征税! 这是本王给你们的承诺,永久有效!” 百姓们几乎停止了呼吸,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三年之内,免税? 三年之后,永无杂税? 这是什么概念? 还是那句老话,苛政猛于虎。 在古代,压在农民肩膀上最重的负担,一直都不是朝廷征收的农税,而是各地官员以各种借口加收的杂税。 还有那提前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收上来的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