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 赵惊鸿先找来了侠医,给百里无名诊病。 张良在一旁喝着药汤,对侠医道:“侠医,这是我的弟子,从小体弱多病,劳烦先生费心了。” 侠医看了一眼张良,淡淡道:“没想到,你竟然还会说人话。” “你!”张良怒视侠医。 赵惊鸿赶紧按住张良,低声道:“子房,别冲动,侠医治病的能力一流,你跟无名的病还得靠人家呢。” 张良瞪着侠医,一口气将药汤喝完,将药碗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正在给百里无名把脉的侠医不由得一阵蹙眉。 “嘶!这脉象……”侠医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看到侠医的表情,赵惊鸿的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 俗话说,不怕中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眉眼低。 中医对脉象的研究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记载的比如贷季、鬼臾区等就开始研究脉诊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脉诊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特别是扁鹊,就有着精湛的脉诊技艺,且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这侠医能够行走江湖,治病救人,想必在脉诊上也是非常精湛的。 赵惊鸿不由得问道:“侠医,怎么样?” 侠医抬头,看向赵惊鸿,眸中满是沉重。 赵惊鸿的心不由得咯噔一声,急忙问:“侠医,说话啊!到底怎么样?” 侠医叹息一声,看着面前的百里无名,缓缓道:“只是风寒而已,小病可除,但是你身子骨太弱了,需要好好滋补,就跟你师父先吃一样的药物,我再给你开一些治疗风寒咳嗽的药物。” 赵惊鸿闻言,也不由得放下心来。 侠医收起自己的诊箱,对扶苏伸手道:“给钱,我要买药!” 扶苏苦笑道:“先生,在浑怀障,你何处去买药?医工令那里倒是有些药物,你可去瞧一瞧,若是没有,可以写下来需要什么药物,我令人去购置。” “好!”侠医道:“拿缣帛来!” 林瑾在一旁道:“竹简不能用吗?你还用缣帛,一匹缣帛,足以换十石粮食。” “我就喜欢用缣帛!”侠医看向林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