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尼什?那不是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北部战场吗?’ 希奥埃洛斯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很高的答案! “全体向尼什进发!库塞特营随我的将军卫队走在前面,一切从速!” “是!”x5 “等等!你过来干嘛!佩里提乌斯,你带领剩下的步、弓兵跟在我们后面按照正常速度行军,有消息我会让令兵告诉你的。” “我...!” 还没等他开口,希奥埃洛斯立马打断: “我知道你想问为什么。”他右手握着马鞭用食指指着他,表情严肃:“自己想!” “驾!” 呜~ 旗令兵四处大喊:“跟上!” 正如希奥埃洛斯所猜测的那样,伊萨克将军挟大胜之威,与共治皇帝米哈埃尔·杜卡斯合兵。 此时,攻破南部战场的多场大胜的伊萨克将军已经在军中凝聚起了很高的威望。 他们钦佩着这个带来胜利的将军,特别是在这里僵持了这么久的情况下,人人都希望早日可以胜利。这些将领都做不到,而伊萨克一来就胜利了。 士兵不懂什么政治考虑,士兵只看结果,谁赢,谁就牛逼。 双方合兵之后的进攻更加凌厉,索菲亚之围被阿莱克修斯解决,而后皮罗特、莱斯科瓦茨、尼什陆续被攻破。阿莱克修斯的骑兵,在巴尔干少有的平原上大放异彩。 战斗结束后的夜晚,伊萨克将军召集了君士坦丁·迪奥艮尼斯、雅典将军、亚历山德诺斯、阿莱克修斯、米哈埃尔共治皇帝等一众人来到自己的大帐。 此时的伊萨克·科穆宁是实际和名义上的总指挥。 已经惹得天怒人怨的杜卡斯家族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米哈埃尔·杜卡斯阴沉着脸。 谁叫他平叛接连失利,再加上安德罗尼卡·杜卡斯出卖罗曼努斯四世,从而导致的帝国内战。 这时候的君士坦丁·迪奥艮尼斯、雅典将军、亚历山德诺斯所有人都在看,只要内战杜卡斯失败,这群人会毫不犹豫地落井下石。 受哥哥伊萨克安排,阿莱克修斯还是很礼貌地将他引入上座,场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他们是搞政治军事的,不可能像三十河东河西那样装逼打脸。 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死多于意气之争。 伊萨克老成地说到: “诸位,三面战场已经全部胜利了,目前西部尼基弗鲁斯将军已经威逼叛军首都谢尼察,我想问问各位,接下来的安排,大家有什么意见?” 雅典将军笑嘻嘻的说:“要说稳妥的话,我们应该一同进军,谢尼察,大军合围,不出10天,塞尔维亚全境即可收复。” “斩草不除根怎么行。”亚历山德诺斯将自己的权杖一指,瞄准了塞尔维亚匈牙利边境:“反贼米哈伊洛还在外出逃,没抓到贼首,我看,这平叛就不完整。” 君士坦丁·迪奥艮尼斯也长出一口气符合到:“有理,平叛结束,为稳定本地地区,免不了赦免一些轻微地从犯,大军要调集小亚细亚。如果这个时候米哈伊洛还活着的话,我怕他得到匈牙利或者保加尔人的支持,再次起事。” 伊萨克叹了口气,看着地图,换了个手撑在椅子上:“陛下认为呢?” “哼。”米哈埃尔·杜卡斯自知颜面尽失,也不多说:“诸位都说得不错,伊萨克将军决断吧。” 闻言,伊萨克转过头看着最末尾的弟弟:“你呢?” 阿莱克修斯站起身来,盔甲哗啦啦直响,他熊腰虎行,步履坚定,怒目逼人,年少且英武不凡。 “陛下、各位将军, 敌有生力量、主力未灭,平叛未成,我军必追。 我军力盛,分兵留守此处后顾无忧,我军必追。 保加尔人的部落骑兵在索菲亚元气被我大伤,我军必追。 弗拉基米尔将军威逼敌首都,其自顾不暇,我军必追。 匈牙利人与神圣罗马帝国与斯拉夫人常有战斗,也非高枕无忧,我军必追!” 慷慨的陈词,细致的分析,道出了此时的优势,然而阿莱克修斯并非只识兵事。 伊萨克将军追问道:“那你说,要怎么追?” “敌寡我众,不可能再以堂堂之阵与我军对战,一定是以政治外交手段和局部的胜利扳回一定局面,而局部的胜利大概会是一场偷袭。 而我们,核心在于如何避免遇伏,可目前平叛必须尽快解决,东西部战事迁延日久,绝非益事。 第(2/3)页